地址:三明市三元區梅嶺路162號 郵編:365000 電話:0598-8222392
Copyright:三明市第二中學
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南宋教育家、哲學家、詩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文化,系統宏大,綜合了北宋周、邵、張、二程等諸大哲的學說。他一生著述頗豐,至今發現有120多部,400多卷,被史學家稱為“古今著述第一人”。他所編譯的《四書集注》,成為元明清三朝幾代開科取士的必讀之書。他的思想影響我國古代社會達700多年,并在當代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他所倡導的“讀書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的家教思想,在中國古代社會成為家教庭訓的懿范;在當今社會,仍有著永恒的積極的教育意義。他所提倡的“格物致知”、“宇宙結構”、“博學慎思,明義返本”、“開源節流,以農為本,貧富合禮”等思想,對于現今社會仍然具有深遠的影響。為此,人們習慣上稱朱熹為朱子,他對后世影響的言行詩文的文化諸因子稱為朱子文化。從我們的考察與調研來看,朱子文化對祖國大陸及臺灣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歷史上朱子文化對閩臺的影響及朱子文化在兩地存在的現狀
1、朱子文化對閩臺兩地的影響
1.1朱子文化對福建的影響。朱子大部分時間生活在福建,他對福建的影響是直接的、重大的,其對福建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塑造閩人鮮明的個性。朱子、朱子弟子及再傳弟子大部分都在閩地“宏道”“傳道”。他們將當時中原儒家文化與閩地域特征相結合,用通俗易懂語言,把儒家思想的精髓普及到八閩大地,這些思想包括“躬身實踐”、“仁者愛人”“重親情”“重孝道”“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四海之內皆兄弟”等。他們個人行為閩地踐行文化的楷模,為閩人形成:厚重、厚道,豪氣、講誠信,愛自然、愛環境、愛周圍的人、與周圍人和諧相處,熱情、大方、通情達理,勤勞、勇敢、儉樸等個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②造就閩地重教習禮、人才輩出。朱子提倡“讀書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的家教思想,因時因地致力于民風教化,興辦書館、書齋、精舍及設倉社,訂《董蒙須知》、《訓學齋規》,“窮理致知、反躬踐實以及居敬”,足跡遍及之處,往往能使當地開始從半開化狀態走向崇文尚學。受此影響,從南宋至清代,福建一直是“儒學最盛之地”,也是人才輩出之地,如南宋的李綱、張元干;明代的李贄、俞大猷、鄭成功;清代的有李光地、姚啟盛;近代的有林則徐、嚴復;現當代的有謝冰心、賈祖章等。③培育了良好的社會習俗。和諧社會落實于人倫日用之中,除了人倫關系的和諧外,還必須有良好的社會習俗。而淳樸世風的形成,又少不了對民眾的禮樂教化。朱熹以“厚人倫、美教化”為先,通過經常性的禮儀訓導與實踐,將道德倫理化育成民眾遵從的公約,規范著民眾的行為,使民眾在禮儀氛圍的熏陶之下,自覺自我約束,彼此監督,在一鄉一里中孕育出仁厚的社會風尚,對社會教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朱熹這種風俗教化累積于世代的歷史遺存之中,以相對穩定的教育方式來傳遞,成為了一個閩人的基本風俗。④形成了具有濃厚人文氣息的福建山水文化。朱子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福建生活,他是一個熱愛山水的人,福建名山里基本上都有朱子的足跡,他所到之處,題字、賦詩、辦學、建書院,為當地的山水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底蘊,如武夷山、泰寧的上清溪、將樂玉華洞、福州的鼓山都是由于有了朱子的足跡及手筆而出名的。
1.2、臺灣與福建僅一水之隔,歷來是祖國的領土,與祖國大陸同根同源,與祖國大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文化傳統的不可分割聯系,便是維系臺灣與祖國大陸最重要的紐帶,而作為傳統文化之一的朱子文化更是對臺灣的影響成了一個典范。
①夷夏之辯,捍衛中華。朱子及閩學諸儒堅持的“尊王攘夷”、“嚴華夷之辨”、“內中國而外夷狄”及“大一統”的思想,是鄭成功和清廷的共同理念,也是鄭氏收復臺灣和清廷力求維護統一臺灣的動力所在。閩學對臺的傳播,激勵一代又一代臺灣人具有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憂患意識的仁人志士。近代一個多世紀以來,臺灣屢遭烈強的蹂躪,臺灣同胞與大陸同胞同仇敵愾,共同抵御外敵入侵,表現出中華優秀兒女不屈不撓的英勇氣概。②民胞物與,物豐民富。“民胞物與”、“得農務本”是朱子及閩學諸儒一貫堅持的治國安邦的立場,也影響了鄭氏及清廷治理臺灣的理念。鄭成功入臺后,采取多項措施發展農業生產;清初臺灣開發多承鄭氏舊制,過臺墾荒者“春時往耕,冬成回籍”,“往來絡繹”。③恤民愛民,民族融合。鄭氏和清廷,效法朱子“恤民愛民”之法,幫助臺灣原住民發展生產,擺脫貧困。鄭氏與清廷的“恤民”、“愛民”,密切了與土著居民的關系,促進了臺灣各族人民的團結與融合。④、仁政德政,社會安定。鄭氏與清廷,彼此對立數十年,積怨甚深,但清廷寬大為懷,以“仁政”、“德政”對待異己鄭氏力量。這種徹底捐棄前嫌、化敵為友的政策,顯然符合時代的要求,有利臺灣政局和社會的安定,同時也為清代臺灣的開發創造了良好的條件。⑤廉明清正,緩解矛盾。對民實施“仁政”、“德政”,對官提倡“廉明清正”,這是鄭氏和清廷一項治臺方略。促進臺灣的兵民關系日趨融合,為緩解社會矛盾起了積極作用。⑥誠正修治,社會文明。鄭氏和清廷,重視朱子及閩學諸儒倡導的誠、正、修、治、平等一套道德倫理,教化與啟迪人們重禮義、厚民俗,以提高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質,進而提高臺灣的社會文明。在漢族同胞“士知孝弟,民皆力田”,“民間秀良子弟頗知勵志詩書”的影響下,高山族子弟也讀鏗鏘”。臺灣邁入一個知書達禮的文明社會。
以上資料表明,從孔孟之道的儒學到閩學,是朱熹及其門生、弟子等諸儒繼承和發展理學而創建的一套思想理論體系,是時代發展產物;閩學傳入臺灣,并在明清時期產生廣泛影響,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從閩學在臺灣的數代的傳播中可以看出,臺灣社會的發展,始終延續著中華文化思想的傳統,這一傳統在臺灣人民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并在未來的社會進程中將不斷沿續。
2、朱子文化在海峽兩岸的當代現狀。
2.1近年來,祖國大陸各地重振國學,復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方興未艾。今年3月18日,來自中國人民大學與復旦大學的十余位國學學者聚會上海浦東證大麗笙酒店,舉行題為“國學與和諧社會”的論壇。中國人民大學紀寶成校長在論壇上作了長篇講話,全面論述了國學對于建設和諧社會的當代意義,《光明日報》作了摘要發表。10月份在朱熹求學及晚年生活定居的五夫里(現武夷山市崇安縣五夫鎮,1988年6月,建陽地區行署、崇安縣人民政府出資5萬元修復五夫里文化遺址,修繕朱子社倉、興賢書院。南宋古街等處),由東南華僑捐款修建書院并開始招生誦讀朱子經典篇章。從以往形式重視到內容實踐上的重視,有了很大的變化,但畢竟沒有到質的飛躍。由于我們經歷了“五·四”新文化的“提倡白話,改良文言文”的運動和“文化大革命”、“打倒孔家店”的浩劫,相當一部分人不知朱子為何人。即使在朱子的故里的尤溪、建陽,大部分人們只知朱子是宋代理學大師,至于他寫過什么書、做過什么事,沒有多少人知道。朱子所設立的書院(精舍),如今不過是人們旅游參觀的景點或圖書館,并沒有發揮書院的作用。而且,我們對朱子文化的傳承與了解也相當微小,只不過認識他的詩《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及朱子是“偽道、偽禮”的首創者,他的《四書集注》成為元、明、清科舉考試必需品,是近代民主思想的禁錮。換而言之,他和他的思想更多的成了我們要反對、打倒的對象,他也成為了一個“反面人物”,認為他的文化中糟粕多于精華。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和他的文化學術研究與再發現,同他在儒學中“北孔南朱”的地位是極不相稱的。
2.2、朱子在臺灣的各個領域卻留有痕跡,成了臺灣民眾崇拜的對象。在臺灣,崇尚儒學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而影響儒學最大的就屬朱子,臺北孔廟每回祭孔之后便是祭朱。在供奉媽祖廟的臺北萬華龍山寺,后殿設有文昌祠,主奉孔子,而近旁作陪的就有朱子神像。大龍峒孔廟正殿也配享朱子。在鹿港的文開書院也同臺北的學海書院一樣保留有“朱子祠”,在嘉義則建有“朱子公廟”。在臺灣,廣有書院傳承孔、朱道統。朱子式的儒學之所以能在臺灣扎根,靠了有形的依托——書院教育。書院在臺灣自康熙年間(1863年起辦)萌生,雍乾之后大盛,至日本人割占臺灣止,書院經久不衰。據調查統計,明清兩代在臺前后設立儒學學宮13所,公私書院近60所。起初集中在臺南,以后陸續分布到嘉義、云林、彰化、新竹、新莊,甚至澎湖,晚些時候更到達宜興。臺灣書院數量之多,不亞于內陸一些省份。書院之下,尚有社學、義學、義塾等,也為數不少。
大力宣揚朱子的學風、提倡其讀書的精神在臺灣相當普遍。“半畝方塘一鑒開,……”的《觀書有感》詩在臺灣古今學界和民眾中廣泛引用。處處可見取自朱詩之意,謂每次讀書總有新領悟,如同有源頭活水來,其樂無窮,激勵人博學知書,精深學問的“方齋”和“活水亭”。 幼童誦讀古籍經典,到處都有。在臺北市孔廟,開辦了讀經班(四書五經); 2000年9月24日舉行全省經典會考,六千五百名學童應試,考項為《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唐詩三百首》等。難怪一位臺灣著名作家接受記者采訪時熱情洋溢地說:“ 現在的孩子又開始讀四書五經,這是文藝復興的開始”;“發現紫陽夫子”的安排,正是“作為向傳統再出發的起點。”
二、弘揚朱子文化的內涵
構建和諧的社會,必須面對中華民族文化繼承與創新。胡錦濤總書記2006年3月4日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時提出,以“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正是著眼于當代中國發展的全局,面向中華民族的未來,緊密聯系當前社會風氣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汲取了我國民族傳統文化榮辱觀的精華,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風尚的本質要求,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博大精深的體系。從橫向看,它包括儒、佛、道、法等多種思想體系,及各種民間信仰、知識、習俗等,因此就有所謂“儒、釋、道互補”等說法,中國文化也不僅是漢文化,而是早已吸收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個民族的文化。從縱向看,中國傳統文化又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與時俱進,不斷蛻變,先后形成了先秦諸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南北朝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清代樸學等多種主導潮流。中華民族文化的生機蘊藏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之中,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體現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永不衰竭,具有與時俱進、自強不息的基本品質。
目前,由于種種原因,社會上不少人受各種利益的誘惑、驅使,只重視實用而輕視思想學術。仔細想來理由有三點:一是近代以來中國在科技、經濟、軍事等方面落后了,人們就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無用,甚至有害;二是由于受某些理論觀念的影響,過于強調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過于強調文化對社會歷史發展的作用,出現夸大文化對歷史發展的作用和責任;三是中國近代以來落后于西方,主要原因之一是科技落后了;痛定思痛,近代中國人就特別重視科技,科技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與此相應,許多激進人物:如陳獨秀、胡適之、魯迅等人,認為舊的東西已經過時,應該被超越,被否定,于是提出要“打倒孔家店”,孔子、朱熹等也基本上等于“反面人物”了,而實際上他們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思想家、學者。
文化與科技、經濟的發展規律有很大不同。文化主要研究人的本身(亦即人本,也就是人文),特別是人的精神世界,它們的變化極其緩慢。我們的傳統文化,完全是人文的,主要強調的是個人的自我修養,講的是“內圣外王”(不斷加強內在修養,而后不斷地進?。?,這些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價值。而朱子及閩學諸儒倡導的誠、正、修、治、平等一套道德倫理,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朱子文化在當代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我們認為應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朱子文化的弘揚:朱熹的民族文化主體精神、綜羅百代的兼容心態和開放精神、科學求實精神、求知探索精神、講求倫理道德的教育思想和精神。
1、弘揚朱熹“以儒融釋”的民族文化主體精神。 今天我們與朱熹所處的時代十分相似,也面臨著各種異體文化洶涌而來,傳統思想文化體系變得“江河日下,人心不古”。朱熹當時沒有被來勢兇猛的禪宗思想浪潮所吞噬,成為釋氏蓮花座下虔誠的信徒,卻本著“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意識,以天下為己任,以天地為己心,毅然擔當了對儒家倫理規范和道德原則重構的重任。為接續圣學道統,完成對社會理想和人格理想的重新構造,他努力擺脫了“靈靈昭昭底禪”的誘惑,皈依孔顏名教,并以儒家傳統思想文化為主,開始了對佛教等異體文化進行抨擊的漫長歷程。但他并不是一味地盲目排外,而是對其富有邏輯辯證性的形上哲學思辨方法批判地進行吸取。如朱熹引進佛教華嚴宗“月印萬川”的禪理,完成其理學思想體系“理一分殊”的形上架構。今天,我們也要以民族傳統文化為主體,建設性地對待和吸取外來的各種文化,要放棄民族虛無主義思想。當然,也不能否定民族傳統文化而全盤“西化”。我們面對各種異體文化,要有繼承和發揚朱熹那種“以儒融釋”的民族文化主體精神,一如繼往地以民族文化為本體,有批判地吸取他人的思想文化營養,不斷豐富中華民族思想文化。
2、弘揚朱熹出入佛老、綜羅百代的兼容心態和開放精神。 改革開放的中國社會,“洋為中用”的各種外來思想紛至沓來,同樣,我們也要有勇氣大膽解放思想變“古為今用”。我們有必要像朱熹那樣打破學術派別間的門戶之見,出入佛老、游思空無、綜羅百代、融合三教,以開拓的胸襟對待各種外來思想文化和傳統思想文化,兼容并蓄,有選擇地予以吸收。正是他以開闊的心胸,兼取儒、釋、道之長,為我所用,特別對佛老思想中有積極思想意義的理論學說、致思方法、邏輯思辨方式,如宇宙生成論和辯證法等,批判地予以吸取,才成就了他博大的理學思想體系。深化改革的今天,我們更要有進一步開拓自己的胸懷,更加豐富和發展自己的文化思想,來重振中華民族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恢弘的氣度。
3、弘揚朱熹大膽“疑經破注”的科學求實精神。大膽“疑經破注”、解放思想是朱熹治學思想的主導。對儒家世世相守的圣典《易經》,朱熹則認為“易本卜筮之書”(《朱子語類》卷六十六)。對于《詩經》,他認為“詩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詩經傳序》·朱熹),而“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于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同上)。而對于《禮》學,朱熹也多與前人以《禮記》為經之說相左。他認為《禮記》只是秦漢經師儒生們所作,應為傳,不應為經,卻以久已遭人廢棄的《儀禮》為經,《禮記》為傳,《周禮》為綱。同時,還組織閩、浙、贛三省大批人馬,動手修訂編撰《禮書》等。 對于《書經》,朱熹本著大膽“疑經”的科學求實精神,通過多方考證,斷然判定《古文尚書》是偽書,而且連歷來都被儒生經師們作為權威解說的孔《傳》孔《序》也不可信。而對于自古被人尊為“字字有褒貶”的《春秋》一經,朱熹則直接將它從經的高位上降低到史的位置。他指出“《春秋》是當時實事,孔子書在冊子上”(《朱子語類》卷八十三),并且認為應“只如看史樣看”(同上)待《春秋》。這么看似輕巧的一句,卻是對傳統經學的一記棒喝!為早已死氣沉沉的傳統學術思想別開了一個生機勃勃的局面。
由于文化惰性的影響,無論是今天還是明天,我們都同樣會面臨著種種學術禁錮和理論禁區。在傳統惰性力的作用下,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各種束縛人們創新求知步伐的各種理論教條和思想禁地。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堅持不懈地弘揚朱熹大膽“疑經破注”的科學求實精神,不畏權威,不墨守前人之說,一切都本著科學求實精神出發,大膽解放思想,掃清繼續深化改革路上的各種障礙?;诖?,我們研究朱子學也當如此。
4、弘揚朱熹“格物窮理”的求知探索精神。 格物窮理,是朱熹理學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于圣人的格物致知之旨,朱熹還專門辟了一章,詳細地對其進行疏解,自稱是“竊程子之意以補之,曰: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大學章句》)誠如朱熹所言:“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人類認識客觀世界,掌握客觀世界規律的愿望永遠不會停止,而客觀世界及其規律也永遠不會因為人類的探索而窮盡,又由于“人心之靈,莫不有知”,因而人類求知探索活動也永遠不會有終止的一天。對于如何求知探索,朱熹也提出了他的思想方法,他認為:“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強調從日常生活經驗,或在接受前人思想經驗,即“已知之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未知之理,并“以求至乎其極”,到達知識的巔峰。他還強調持之以恒,日積月累,“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由日常的漸進之功而達到融匯貫通,實現更大的突破。朱熹的這種求知探索思想方法和精神,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我們應當奉行的主導精神。
5、弘揚朱熹“存天理、滅人欲”講求倫理道德的教育思想和精神。“存天理、滅人欲”,這是朱熹所倡導的倫理道德教育思想和精神的重要范疇之一。長期以來,人們大多從片面的角度去看待它,認為它是封建社會禁錮人們思想自由發展的枷鎖。其實,這只是統治者有意片面解釋它的結果。為了維護他們的統治,他們就在朱熹死后,將“存天理、滅人欲”這一正確的倫理道德教育思想和精神改換成禁錮廣大人民思想行動自由和奴役廣大人民的反動思想武器。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之說,是要壓制那經濟、科技發展后人們所產生的比較過分的貪欲。他從來都沒有否定過人的正常的生活要求,包括衣食住行、娶妻生子、發財致富的要求。他曾以日常飲食為例,對天理人欲打了一個比喻,他說:“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語類》卷十三)表明朱熹肯定人們正常的生活所需,而且,當時朱子提出“存天理,滅人欲”,雖然是對所有社會成員而言的,但主要是針對君王貴族和士大夫階層而言的,因為只有他們才真正具備追求奢侈享樂的條件。這其實都是人們日常“已知之理”,但一旦觸及到統治者最敏感的那根神經,觸動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時,都不約而同地予以抵制。
今天,我們要本著弘揚朱熹探求本義,以求圣人之旨的科學治學精神,恢復他“存天理、滅人欲”思想觀念的本來面目,以發揮它積極的思想教育作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處處存在著功利與理想、私利與公德的沖突。這樣,我們更應該弘揚朱熹“以公更私、以理統欲”,提高理想、公德的地位。
三、加強兩岸朱子文化研究交流與溝通合作的思考及建議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藍圖已經繪就,構建和諧社會,加快與經濟建設相適應的文化勢在必行。中國傳統文化構成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若把整個中國傳統文化遺棄、否定,我們的精神世界將無所依憑。喪失了自身的文化,我們將遺憾千年,追愧莫及。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高高舉起中華傳統文化的大旗,在當世界各種文化潮流中讓它激流勇進,發揚光大。這也是海峽兩岸的每個中國人不可推卸的神圣職責。為了加強兩岸朱子文化研究交流與溝通合作的思考及建議,我們認為可以抓住臺灣對朱子文化的重視與認同,發揮福建這一文化特色,建立起“朱子文化圈”與朱子文化研究, 加強兩岸“朱子文化”研究的繼承創新與交流,促進海峽兩岸朱子文化研究合作,進而達到海峽兩岸在“思源思根”文化以及各個領域的認同和合作。具體做法如下:
1、從思想觀念上,重新認識包括朱熹理學在內的傳統文化思想。
這不論是弘揚朱子文化還是弘揚中華文化傳統來說,都是最為重要的。由于歷史原因,朱熹不僅被當作封建、守舊、反動的代表,他的理學思想也統統被打入“冷宮”,直至今天仍有許多人把傳統思想文化看作守舊的代名詞。如果這種思想觀念不改變,那么弘揚朱子文化乃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會有各種各樣的障礙。因此,要徹底更新觀念,重新認識朱子文化,提高弘揚朱子文化的重要現實意義的宣傳。
2、 加大宣傳力度,擴大朱子文化的覆蓋領域。
2.1、眾所周知,朱熹在南宋時,他的思想傳播與當時建陽麻沙印刷出版業的發達是分不開的。我們可以先從傳播朱子學術思想入手,抓緊整理朱熹理學思想文化典籍,多出書,出好書,為廣大朱子學愛好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學習和研究資料、典籍。
2.2、轉化朱熹思想文化精髓,運用于現代生活、生產與學習中。如日常生活用語、教育用語、倫理道德用語等,盡可能的多使用朱熹的格言、警句。前些年,尤溪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曾將朱熹的一些具有積極意義的格言、警句寫在縣城主街道兩旁的廣告牌上,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熏陶,并且潛移默化,起到了許多積極的作用,這一行之有效的作法可以進一步深入推廣。特別是在朱子的誕生地、生活地,要對街巷、路、樓等進行修改和重定,賦予朱子文化內涵,要設立有關朱子生平的一些事例、朱子的讀書著名格言、朱子著名的詩詞、朱子有關人生修養、行為修養的名言警句看墻,讓當地人、旅游參觀者可以了解真正的朱熹。
2.3、研究和發掘福建各地與朱子文化相關點、文化教育影響點(朱熹出生尤溪,任過同安主簿,講學建陽、武夷,任過漳州知府,足跡遍及金門、龍巖等八閩各地),形成福建“朱子文化圈”研究,可由省文化廳牽頭,成立“朱子文化研究會”組織, 搞好學術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活動,出版有關研究???。抽調一批和聘請一批國內外朱子文化學術研究者參與研究,制定研究方向,開展研究活動,并爭取國家文化教育研究機構的支持。也可以民間或半官方的形式成立海峽兩岸朱子文化的研究協會,協會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兩岸的研討會,組織兩岸愛好者、文化研究會或機構到八閩。“朱子文化圈”走訪、調研,促進兩岸同胞協作, 在各方面聯系更緊密。
2.4可通過福建高校舉辦“朱子文化”研討與會講。與臺灣著名的高校聯合,互派研究專家進行學術交流,也可以進行開講座、論壇,甚至是不同流派的朱子與儒學、道學、佛學研究交流會講,以促進兩岸高校的文化交流。比如,請臺灣東吳大學或臺灣大學教授、學生來大陸進行學術交流。
以上諸事件,為擴大影響,可在電臺、電視臺、國際互聯網絡上廣泛宣傳, 既要集有臺灣朱子文化研究內容,又要辦出大陸的特色。
3 、結合中華傳統中優良品德及當前的“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理解和體會朱子文化的內核與修為的現實意義。
對朱子建立的書院、精舍進行仿古式修繕,廣招學齡兒童誦讀《三百千千》、《朱子童蒙須知》、《朱子詩詞選》、《小學》、《文公家禮》、《四書五經》、《千家詩》、《老子》、《唐詩宋詞選》、《中國古代著名史傳作品》等經典著作的誦讀;盛邀海內外朱子學研究專家(杜維明、余英時、陳捷榮等)來講學,體會感悟作為孔子之后具有偉大影響力的一代大儒的學習成長的歷程;或者在朱子誕辰日舉辦朱子學說作文比賽活動,立足于海峽兩岸歷史、現狀及“朱子文化”影響基礎上進行發掘、發揚;恢復一年一度的祭孔祭朱大典,讓民眾廣泛地了解和瞻仰“北孔南朱”,制造莊嚴的氛圍。
4、以朱子文化為內核,做好經濟、旅游產業。
以“朱子文化圈”為依托,以朱子文化內涵為紐帶,定位好朱熹誕生地、求學、為官、講學等地的文化生態,將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相融合,從文化積淀挖掘與山水開發同步并進,打造歷史文化勝地;或以統一策劃具有朱子文化特色的品牌經濟,積極鼓勵、引導和保護本地企業注冊使用與朱子文化有關的商標、新產品名;確定朱子文化招商日,舉辦朱子飲食文化節,大力開發旅游經濟。文化是要從內涵入手,講的是熏習與陶冶,如果我們忽視了這一核心,而只打朱子文化經濟、旅游產業,這就違背了朱子文化的魅力和我們初衷。
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文化的競爭顯得尤為突出。強權國家往往先通過傾銷自己的文化,從文化上滲透并征服其他國家,已經成為強權國家一種常用的手法。在文化上征服一個國家后,就可以開拓市場,培育消費群體,從而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要使千百年來中華崛起的夢想得以實現,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做好、做強傳統文化特色研究,對當前文化特色進行再發掘,重新定義,以文化促人文、社會觀念更新與發展;特別是以朱子特色文化同海峽對岸以及海外加強聯系與交流,增進民族認同,這無疑會對我省經濟、文化,國家統一和福建的繁榮做出應有的幫助。因此,我們要十分珍惜朱子思想文化,重塑朱子思想文化這一形象,樹立中華民族文化的自信,使中華文化遠遠流傳。
參考文獻:
1、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書店,2004.8
2、國家圖書館編.部級領導干部歷史文化講座.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9 P273-P295
3、束景南.朱子大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12
4、錢穆.宋代理學三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08
5、哈佛燕京學社編.儒家傳統與啟蒙心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07
6、何錦山主編.閩臺經濟與文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08
7、尤溪政協編.朱熹研究資料專輯第九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09